【加快構建體現山西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各市在行動】臨汾:“三大板塊”全面重塑產業形態
焦化產業關小上大,鋼鐵產業減量置換,“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融合應用……臨汾,產業轉型風正勁。
近日召開的臨汾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指出,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按照省委賦予臨汾“四個方面走在前作表率”的重大使命,以“三大板塊”布局定位為戰略基點,加快構建具有臨汾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臨汾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確保全市各項工作穩步邁入全省第一方陣前列。
優化“三大板塊”產業布局,開啟轉型發展新空間
在臨汾市委五屆六次全會上,市委書記李云峰說:“產業轉型是臨汾發展的根本出路、唯一出路,必須全面重塑產業形態,加快構建具有臨汾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長板更長、優勢更優?!?/p>
臨汾市深刻把握省委“山西推動高質量發展首先要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論斷,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特別是產業轉型升級上。該市以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為契機,以制造業振興升級為主攻方向,全面優化沿汾河、沿黃河、沿太岳“三大板塊”產業規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空間支撐、要素保障和強勁動能。
按照“三大板塊”產業布局,沿汾板塊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信創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城郊經濟;沿黃板塊重點發展儲能、清潔用能產業,推動農旅結合、文旅融合,統籌推進特色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沿太岳板塊重點布局先進焦化等傳統優勢產業,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新產品,建設全省重要的先進焦化產業基地。
“三大板塊”,成為臨汾產業轉型主戰場。
沿汾板塊加快布局新興產業,成功引進百度、字節跳動、北京優炫等一批知名數字經濟標桿企業;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在全市占比提升到2/3以上;穩步發展現代農業,建成黃河金三角最大的農產品交易平臺,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要素鏈、政策鏈“五鏈”耦合效應顯現。
沿黃板塊推進農旅結合、文旅融合。黃河一號旅游公路主線全線貫通,鄉寧云丘山、吉縣壺口瀑布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連續舉辦三屆“大河論壇·黃河峰會”,搭建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持續壯大新能源、儲能和清潔用能產業,一批新能源項目竣工投產,天然氣開發項目強力推進。
沿太岳板塊“騰籠換鳥”。安澤藺鑫170萬噸大機焦項目竣工投產,翼城閩光高性能碳負極材料、臨汾染化集團新型染料遷建浮山等一批重點項目加快實施,古縣經濟技術開發區澗河工業園區獲批全省首批化工園區,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資源集約、效益集成態勢加速形成。
臨汾壯士斷腕,向“綠”而行。該市加快煤礦智能化建設,已建成18個煤礦綠色開采試點。關停市域內所有4.3米限制類焦爐,退川入谷。鋼鐵企業“減量置換、關小上大”,現有產能向翼城縣高質量鋼鐵新材料工業園區轉移。
以制造業振興升級為主攻方向,建設500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在華翔(洪洞)智能科技產業園,一個個大屏幕實時顯示各條生產線的產品數量、質量標準和成本分析等數據;生產現場的日常管理監控系統,能及時發現問題并推送責任人……華翔集團是我省首家上市的民營裝備制造類企業和工信部認定的“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華翔集團打造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基地。
臨汾市以制造業振興升級為主攻方向,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規模壯大。在現代裝備制造方面,圍繞“擴量、提質、增效”,突出白色家電、煤機裝備、工程機械等零部件及總成、特種車輛裝備制造等領域,重點推進華翔(洪洞)智能科技產業園、中信機電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建設500億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著眼于產業生態和產業鏈發展與重構,臨汾市大力推行“鏈長制”,確定了高端裝備制造、氫能等7條市級產業鏈,助推14家“鏈主”企業做大做強。華翔集團招商延鏈思路從零散點狀向系統鏈狀轉變,進而實現“引資緊鏈”,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和產業吸附力。晉南鋼鐵集團率先構建起“鋼—焦—化—氫”全閉環低碳產業鏈,成為全省氫能應用新標桿。該市還充分發揮“鏈主”企業龍頭帶動作用,強化“政府+鏈主企業+產業園”招商,7條市級產業鏈企業增加到168家。
新材料產業是戰略性、基礎性產業,也是高技術競爭的關鍵領域。臨汾市推動新型建筑材料、高端金屬結構材料、特種金屬功能材料向規?;?、高端化、效益化發展,重點實施翼城閩光高性能碳負極材料、侯馬建邦高純鐵等項目和臨汾經濟開發區光電新材料產業園,建設全省有較大影響力的新材料產業集群。
發展數字經濟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臨汾市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建設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目前全市建成開通5G基站8184個,鋼鐵、焦化等主導行業企業全部開展數字化轉型,22家企業成為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全省“5G+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現場會在華翔(洪洞)智能科技產業園召開,晉南鋼鐵集團鐵水罐智能調度系統成為我省唯一被工信部評選的移動物聯網應用優秀案例。
數智賦能,成為臨汾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具有臨汾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世界500強企業成都大陸希望集團控股的中聯恒創光電新能源項目,在臨汾經濟開發區辦理前期手續僅用了40天。
在臨汾市,所有審批事項辦理都向全國最短時限看齊。該市創新設立營商環境投訴舉報監督專線和“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專人受理“無法辦理”“難以辦理”等疑難雜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榮膺“全國新興投資熱點城市”“2023浙商最佳投資城市”稱號。
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必須強化項目和人才支撐。臨汾市創造性用好省委“12種招商方式”,市委書記李云峰、市長王延峰帶隊招商引資,今年1月—8月全市簽約項目150個,總投資1115.8億元,完成省定任務的111.9%;開工項目101個,開工率67.3%;新開工項目投資額314.2億元,完成省定任務的82.9%。創新開展“市縣黨政正職訪名?!闭胁乓恰拔鍌€一”行動,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18所高校簽訂“12大基地”合作項目1558項,引進碩博人才2563人,其中柔性引進高級專家500余人。
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臨汾市大力推動農業“特”“優”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建設全省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范基地,翼城縣東關村、堯都區岳壁村分別打破我省水地、旱地小麥畝產單產紀錄。沿汾蔬菜、沿黃梨果、沿太岳中藥材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實現全產業鏈智慧化,目前正培育“龍頭企業+中央廚房+終端配送”全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城市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臨汾市促進商貿服務業提質,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推進市區“五大商圈”建設,申建特色商業步行街,打造一批夜經濟示范集聚區,增添城市“煙火氣”。作為文化旅游資源大市,該市實施國家A級旅游景區倍增計劃,在已有3家國家5A級旅游景區基礎上,積極推進永和乾坤灣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加快襄汾陶寺遺址博物館建設,謀劃建設襄汾丁村博物館,擴建曲沃晉國博物館打造“博物館之城”;高質量開發文旅康養資源,加快由文化旅游資源大市向文旅康養產業強市轉變。
臨汾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2023年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躍升領先行列,2025年經濟總量挺進全省三強,2027年整體工作穩居前列,為力爭率先完成“兩個基本實現”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放眼平陽大地,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一幅現代化產業畫卷正徐徐展開。
本報記者李宏偉